(通讯员:谷冲)为充分做好春季学期开班教学准备,以集体备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思政教师教育提质增效。3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教研室在德业楼A205召开2024年春季集体备课会,通过集思广益、共同研讨,提升思政课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生动的新时代思政课。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教研室主任吴春红通过分析本学期的教学专题和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案例,探讨了教材选择和内容设置的经验。通过对课程大纲的深入解读提出,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思政课需要更贴近实际、更注重启发思维。
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就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应该不仅是理论的灌输,更要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通过思政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桂林教授指出,《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首先应该聚焦教材内容,以国情、时事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除了内容的优化,备课团队还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例如,他们尝试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图片、视频等丰富的素材,使抽象的法治概念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更具活力。
通过这场集体备课活动,搭建起了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平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增强了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进步与成长。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开展集体备课、学术会议、教师培训、课程观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思政课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把教学研究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思政课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