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 锐意求进——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3-10-20

(通讯员:李斯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0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会。此次备课以《思想道德与法治》《党史国史教育》《中国近代史纲要》三门课程教材为蓝本,围绕如何上好2023级新生思政理论课展开讨论交流,既谈内容又讲方法,凝心聚力,以研促教。

集体备课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教研室主任吴春红认为不管上哪一门思政课既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又要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授课要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教育温度,让学生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声”入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阳慧玲认为对比新版教材,结合00后学生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龚勋则具体谈到,在上理想信念这一章节时,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这一问题时,并强调一定要把知识点中蕴含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施颖就这一次集体备课会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要进一步扎实集体备课会制度,集体备课是思想的碰撞与融会,是对教学改革的探索,更是一种智慧的分享。“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应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推进教学创新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打造示范课堂。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同心协力 锐意求进,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