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曾子》中有言:“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提倡“日行一善”,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这与当今社会大力倡导“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一脉相承。3月是学习雷锋月,但雷锋精神值得天天学。对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堂上,老师们给大学生们布置了“每日公益”任务,要求一个学期至少做一件好事,目标是每天都能做一件好事。
大学生们积极响应“每日公益”的任务号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遍校园、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发掘和参与自己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在校园,大家踊跃参与无偿献血,主动打扫教室或校园卫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者活动,宣传和执行垃圾分类规定,认真担任校园交通劝导员,在线上捐款捐步,校园里展现出友爱互助的文明风尚。
在社区,看望社区孤寡老人,喂养遗弃的小动物,疫情中担任社区志愿者等,大学生们成为维护社区和谐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参与房管局房产面积测量,整理路边的共享单车,担任大型活动志愿者,签订遗体捐赠协议等,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闪光。
我校大学生开展了为期5年的思政课“每日公益”实践,采用拍照或用文字记录,收集了大量公益活动的行动样本,3000多名学生完成了6000余项小到捐款大到捐赠遗体的公益活动。
学校对参加公益活动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自2019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评奖,2019年,12个最佳志愿服务集体,84位最美志愿者;2020年因疫情未评选;2021年,55位最美志愿者;2022年,21个最佳志愿服务集体,65位最美志愿者,分别获得表彰。
(供稿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阳慧玲)